我們到底怎麼了? What's wrong with us?
我們到底怎麼了??!!!上週,好夥伴 "先生不姓蒙,養出一個蒙式娃" post出了一則"你好嗎?我比較好了"的文章。
我們到底怎麼了??!!!上週,好夥伴 "先生不姓蒙,養出一個蒙式娃" post出了一則"你好嗎?我比較好了"的文章。
這是一個非常艱難的時期,不管對於我們成人,還是孩子。 對於成人來說,也許妳需要在狹小的空間和孩子共處並居家辦公,或者是日復一日地"一打二"生活,或者因為沒有後援需要停職照顧孩子,或者是單親家庭因為無人照顧孩子,但是又不得不工作,一直在掙扎生活和育兒。因為社交限制缺少和外界溝通舒壓,加上一堆家務事,育兒困擾,工作財務壓力等等,這段時間以來,壓力就如一座大山,壓得妳喘不過氣。
前幾天,我吼了我的小孩。那一刻,我壓力很大,失去耐心。我脾氣要爆發的那一刻,我意識到我被自己的情緒劫持了,但是我選擇了我,而不是我們,或他-我的孩子。當然,那個晚上,甚至接下來的幾天,我內心充滿了內疚。
在這特殊時期,大家的生活步調每天都被改變,與此同時每天我們都在迎接許多未知,這些無法自我掌控的改變和未知在某程度上帶給了我們很多的恐懼與不安。
我的外婆絕對是【在家蒙特梭利】的最早實踐者,雖然她不認識蒙特梭利博士,甚至,她只會寫自己的名字。
👪 💐 💌 關於媽媽這個身分, 那些沒有人告訴你的事情。 "養兒方知父母恩"這句話,沒有當過爸爸媽媽的,是不會真正了解這句話中藏著的酸甜苦辣。當了媽媽後,才發現"媽媽"這個角色,真的是很偉大。 我愛我的小孩,也很享受當媽媽這個角色。
在過去的四個月,我們經歷了很多黑暗的育兒時刻。只是,在這一片又一片的黑暗中,我們2+2不斷地去發現那小小的光,發現快樂和發現心中的平靜。
上星期我參加了一場為媽媽們舉辦的育兒沙龍,在閒聊中發現,媽媽們的頭號敵人不再是"孩子看電視"或者是"孩子晚睡覺",而是養樂多!因為養樂多這個敵人,媽媽們很自然地組成了"抗糖團隊"。
我不是溝通專家;我不會告訴您該如何和您的伴侶或孩子進行有效溝通,從而他們會聽得進您的話。
當哥哥還是七個月大的時候,我帶他去上蒙特梭利的親子空間上親子課。我還記得哥哥的第一個蒙特梭利老師很認真的和我說: 媽媽,您就在旁邊陪著他,讓他自由去探索。他有需要的時候,您才幫忙。因為當時我還在上班,所以每週的親子課是我和哥哥的"一起"時間。如果在一起,我真的不用說?不用教?不用做什麼?